最新目录

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

来源:临床检验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1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0 引言 生化标本检查属于临床常见的检查类别,检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的准确性。对于生化检验而言,各个环节对质量控制均具有较高要求,其中检验前生化标本的质量控制

0 引言

生化标本检查属于临床常见的检查类别,检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的准确性。对于生化检验而言,各个环节对质量控制均具有较高要求,其中检验前生化标本的质量控制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[1]。以往临床医师开具检查结果后,采血护士需要采集血液样本,并将其输送到检验科内,生化标本在进行检验前,对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控制,这将显著提高生化标本的检验准确性[2]。为此,本次研究以检验科接收的500 份生化标本为研究对象,分析了其中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,并总结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,现报道如下。

1 资料与方法

1.1 一般资料

选择本院500 份拟行生化检验健康体检者的生化标本为研究对象,健康体检者中男285 例,女215 例,年龄18-61 岁,平均(39.)岁,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在肘部静脉采集静脉血,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、血液疾病的患者。

1.2 检测方法

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仪器配套试剂检测肝功能、血糖、血脂与肾功能等指标水平;所有检验人员在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前均进行了专业化培训,根据可能引起指标异常的因素,制定质量控制对策[3]。

在对以往临床检测出现异常结果进行分析中发现,标本储存不规范、送检不及时、标本采集措施不当、溶血现象、仪器因素、实验室环境因素、标本接收时未核检等均可能影响生化检验准确性。针对检验异常原因制定如下检验前质量控制策略:(1)患者沟通。标本采集前,医师在与患者沟通时,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,告知患者采血前应保证状态良好,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,需要多次采集的情况下,应保证每次的采血条件均良好[4]。(2)仪器保养。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、保养,确保仪器处于良好性能与高灵敏度的状态,仪器出现质量问题时暂停使用,并由专业售后人员维修调试,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。定期净化检测仪器,清洗标本抽屉与冲洗槽,减少外界因素对标本产生影响,所有实验平台均需定期进行保养以及维护,实时掌握批间精密度与批内精密度。(3)采血环节。目前硅化玻璃与塑料为临床常用的采血装置材质,在预防激活凝血因子方面,起到了良好的作用,医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,酌情采购真空采血器,聚乙烯材料进一步提高了采血管的透明度,还能够防止二氧化碳溶入血液影响血浆pH 值测定。此外,采血护士还需具备熟练的采血技巧,能够有效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,避免血液中混入组织液,技巧熟练还能够保证抽血速度均衡,减少了抽出针头时带入气体的风险,标本采集结束后,立即拔出针头,置入容器内,同时注射器贴紧管壁,翻转血液,以促进抗凝剂与血液的混合。血液离开人体便会产生一定的变化,因此血液采集后需及时送至检验科,对于减小血液的温度变化具有一定作用[5]。检测纤溶指标时,血液还需采取冷链运输方式,检验科在接收标本后立即分离血浆,并实施检测。(4)其他因素。标本、环境、中间环节等诸多因素均可能影响检测结果,因此临床应控制好标本的温度,缩短标本放置时间,在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,及时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,同时再次进行检验,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,使其熟练掌握不同类型标本或检测项目采血方法,标本的储存方法,如合并血栓性疾病的患者一般建议在室温下保存标本,最佳检测时间为2h 内。冷冻的血浆标本事先在37℃温度下水浴,融化后充分摇匀并检测。

2 结果

500 份生化标本中,临床检验异常的有19 份,占3.8%,占比最多的原因为标本采集量过少,占36.84%,其次为标本溶血、标本放置时间长、血清中含EDTA-K2、餐后抽血、抗凝剂异常、采血部位问题等,分别占10.53%、15.79%、5.26%、10.53%、15.79%、5.26%。见表1。

表1 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原因分析临床检验异常原因 例数 比例标本采集量过少 7 36.84%标本溶血 2 10.53%标本放置时间长 3 15.79%血清中含EDTA-K2 1 5.26%餐后抽血 2 10.53%抗凝剂异常 3 15.79%采血部位问题 1 5.26%

3 讨论

生化标本的质量控制阶段包括检验前阶段、检验中阶段与检验后的核准阶段,均为保证检测准确性的重要环节,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控制,有助于确保生化检测数据准确性[6,7]。在生化检验前的阶段,标本从采集到接收与多个部门均有密切的关联,包括开具检查结果时医师对患者整体情况的评估、采血护士操作技术的熟练度、送检人员送检是否及时、样本接收人员是否核准样本是否合格等,因此检验前阶段存在较多影响生化标本质量的因素,各环节质控管理不到位,均可能导致标本检测不合格。患者本身因素为标本不合格最为基础的因素,部分生化检验前一般要求禁食禁饮,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,但部分患者因诸多因素未能予以严格控制,就可能影响检测结果[8]。此外,患者由于罹患某些慢性病,可能出现清晨用药的情况,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。患者合并消耗性疾病、凝血功能异常疾病或者采血时情绪波动过大,均可能造成某些指标的升高。本次研究中,因餐后抽血导致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达10.53%,针对这一因素,医师还需在开具检查时告知患者检测前应保持清晨空腹状态,采血护士也需在采血前询问患者进食情况,并观察患者情绪状态,待情绪平稳时进行采血。

文章来源:《临床检验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jy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217/368.html



上一篇: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止血调节在临床检验价值分析
下一篇:创新十五年 助力中国梦 东软医疗携全线旗舰产

临床检验杂志投稿 | 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| 临床检验杂志版面费 | 临床检验杂志论文发表 | 临床检验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临床检验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